常用培養基配方:
1L蒸餾水+20g葡萄糖+15g蛋白腖+5g氯化鈉+0.5g牛肉膏+20g瓊脂
枯草桿菌一般生長條件約在攝氏30度至37度左右,但產生孢子可耐熱攝氏60度至少30分鐘,甚至100度以上。因為可產生蛋白質分解酵素與脂質分解酵素等多種代謝物質,常添加在堆肥或廚餘內
枯草芽孢桿菌為生孢孢的需氧菌。營養細胞桿狀,大小一般為0.7~0.8×2~3μm。菌端半圓形。單個或呈短鏈。在細胞中央部位形成芽孢,芽孢為橢、圓形,大小約為0.6~0.7×1.0~1.5μm。芽孢萌發,沿赤道分裂,為中腰發芽。細胞側生鞭毛,能運動。革蘭氏染色陽性。生長溫度為30~39℃,但在50、56。℃時尚能生長。最適pH為6.7~7.2。屬需菌菌。芽孢耐高溫,一般在100℃3h才能殺死。有的芽孢抗高溫能力更強,在100℃煮沸 8h尚能發育生長,故需高溫滅菌才行。它能在銨鹽液體中發酵各種糖類生成酸。
由於芽孢能耐高溫,所以分佈較廣,常存於枯草和土壤中。一般來說為腐敗茵,如在醬油、醬類和白酒制曲時,如果水分含量大,溫度較高,就容易造成枯草桿菌迅速繁殖。這不但消耗原料蛋白質和澱粉,而且生成刺眼鼻的氨味,造成曲子發鑽和異臭,使制曲失敗。經科研獲得的枯草桿菌能產生大量的澱粉酶和蛋白曲,這些已分離到的優良菌種在工業生產上得到了廣泛應用。例如,ASl.393枯草芽泡桿菌用於生產中性蛋白酶卻發酵生產醬油、食醋。及飴糖時就可採用BF7658枯草芽孢桿菌生產的α—澱粉酶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